看老部队逛唐地村
今年4月8日上午,我从林芝市八一老大桥头附近的职介宾馆出发,沿尼洋河畔滨河路到老部队老115医院的方向,徒步上山。
走过熟悉美丽的尼洋河,走进漫山遍野的桃花源山坡,走过卓玛师傅所在的桃花源藏族公众村庄,走到老部队115医院。走近老115医院大门囗,隔着高高的铁栏门,望见空荡荡的老营区。老营区地面上,枯枝烂叶,散落一地,凌乱不堪。老营区里的桃树,应该开花了吧,我思索着,要不要翻大门进去看看。这不是秋天,营区树上还没长出苹果,更没结桃子,进去干嘛呀。
我沿营区围墙外,向前走,去找那个熟悉的老地方。有一处诱人的围墙,围墙外有一棵大树,树下有一块大石头。一脚站在那块大石头上,另一脚踩在围墙坎上,可翻墙进入。走着走着,不知不觉走到了那里。两三个熟悉的动作,我爬上了围墙,见围墙内侧草场,两头黑牛正蹲枯草地上,晒太阳,两头黑牛都是大眼睛,不约而同望我几眼。支在围墙内那架腐烂的木梯子还在。下不下去呢,如我翻下去,万一被那两头黑牦牛顶撞攻击咋办。那里到处是牛粪,又脏又臭,我一下子没了下去的兴趣。我趴在围墙上,趁机放眼望去。咦,大草地中央,有一棵大大的桃树,桃花开满树。再看远一些,有一片桃花树,开满了粉白色的野桃花。不如先趁机拍进我手机里。我从围墙上下来,索性沿围墙外边走边看。老营房参天的桃花大树,长得高出了高高的围墙,一枝枝桃花枝伸出墙来,多美的桃花,当然要框进我的手机镜头里。先看看老营房围墙内伸出的桃花也挺好。
想起4月3号那天,我刚下飞机,坐米林机场大巴车到林芝市民航局。一下车便偶然认识一位藏族帅哥,他说他是唐地村村民,还说他们村桃花多,欢迎我去看。想着唐地村离老部队不远,就在措木及日风景区入口大门外,不如散步去看看。
一路上,以前的田野有很多大棚温室,现在明显变少了。以前有很多内地来的汉族人,在这儿种温室蔬菜,现在也看不见了,只有两三家藏族人。后山脚路边铁网里,几头牦牛在吃草。马路右边田园,大桃花树下,两头牦牛,一辆小汽车。藏家院子旁边,牛圈里养着一群牦牛。马路右侧外,唐地村的田野,长着很多大大的野桃树,桃花粉红泛白色,盛开在雪山之下,和绿油油的青稞田,互相掩映,相得益彰。
(唐地村)
再往前走,唐地村门前犬吠,藏家特色民房,炊烟袅袅。小桥流水,风车水轮在转动,潺潺水流,清澈见底,是海拔四九几百米山上的措木及日湖流下来的水。村庄有措木及日湖景区大型停车场,整整齐齐停着一排排观光中巴车。沿马路右侧,走进村庄,道路很干净,家家户户庭院和门前,都长着大大的桃花树,满树桃花开。还有唐地村医疗卫生室、党群服务中心、广场等,俨然一个桃花源地。阳光、犬吠、桃花大树、藏家村民……构成一副祥和美丽的图画。
逛了村子院落,我折返到主公路,顺路走到措木及日湖景区大门口,探访淡季门票和观光车票,共计125元,只有现役军人免门票。前几年,我进去过两次,分别在冬季和夏季,这次就不进去。
借用一下景区洗手间,正准备离开。见驶进院子一辆广东车,下来两位中年男人,广东口音。他们未走上去窗口咨询,直接问问我,措木及日湖还有多远,美不美,好不好玩,这里有无食店。他们和我一样,也还没吃午饭,而那里没有食店。之前我逛唐地村时,特意寻找食店,确实没找到,无吃的。景区大门售票处美女工作人员,她探出头来,也说没食店,叫他们先开车去八一(巴宜)城里,吃了饭再上来。他们很快就将车调头,以去找饭吃为由走了,我感觉他们八成不会来了。我忍着饥饿,简单逛完了唐地村,又走路返回,朝老115医院的方向……
(注: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)
作者简介:
佘忠兰:重庆万州人,1989年入伍,西藏山南陆军第41医院,就读成都军区军医学校、第三军医大学,毕业分配在西藏军区解放军第115中心医院,已军休。在《高原医学》杂志等发表多篇医学论文,在《西藏日报》《鱼凫文艺》《作家新视野》杂志、《雪域边关,我敬你》《我的青春我的西藏》书刊、《中国交通在线》、成都市作家网等发表多篇诗作、散文等作品,在《军嫂》杂志发表短篇一文。
高开网配资-高开网配资官网-在线配资软件-在线股票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